历史渊源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资讯中心 > 历史渊源

宣氏上下五千年

  据鰲桂堂《宣氏宗谱》及其它宗谱的记载,宣姓来源于春秋时期诸侯国鲁国大夫宣伯,就是说宣伯是宣氏的最早的始祖,是宣氏之宗。族谱记载的始祖宣秉则是宣伯以后的二十多代孙,时间跨度近六百年(春秋-东汉初期)。如世人所知,宣伯就是叔孙侨如,鲁国知名的大夫,主外交,公元前589-576年从政期间政绩辉煌。他去世后,鲁国公封他为宣,也就是谥号宣。因为他是长子,所以后人敬称他为宣伯,他的下代则以他的谥号为姓,进而衍生出了无数宣氏后人。无为宣氏当然是其中的一支了。关于叔孙侨如,有很多传说和故事,这里不赘述。但对于本姓渊源脉络,当予梳理,以示族人与后人。

  宣伯本姓姬,名侨如,后称叔孙侨如。宣伯的曾祖父鲁国的公子牙(?-公元前662年),公子牙是鲁国国君鲁桓公的三子。古时长子、次子、三子、四子一般依次叫做伯、仲、叔、季。所以,人们就称公子牙为叔牙。叔牙的公子叫做兹(?-644年),又称叔牙子,开始被使用叔孙为姓,称为叔孙戴伯,谥号为戴。在当时,敬称往往在姓名后加汉字孙,因此作为权高位险的大夫就被称呼为叔孙。叔孙戴伯的儿子为著名战将叔孙得臣(?-前604年)。叔孙得臣的长子则为我们宣姓的得姓始祖叔孙侨如。古时,尊称时一般不直呼其名,所以人们取其谥号,加上排行老大这个字即伯,尊称叔孙侨如为宣伯。根据另几部宣氏宗谱即《云阳宣氏》(诸暨)、《暨阳善溪宣氏》(继述堂)、《暨阳宣氏》(积庆堂,开化)记载,宣氏之始是宣伯的公子宣立(鲁大夫),就是说宣氏始祖该推宣伯,但最先开始使用宣姓的则是其子宣立。另据《东平州志》载,春秋时期,鲁国诸侯叔孙氏在无盐邑郈乡亭建一城,名曰郈城。后演变为郈亭,位于当今的泰安市东平县彭集街道后亭村,城墙遗迹一直留存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。就是说后亭为春秋时期鲁国的郈城,是叔孙氏(宣伯)的封地,继而是始祖为宣伯的宣氏发源地。

 1/7    1 2 3 4 5 6 下一页 尾页
时间:2025-08-30 17:10:29  来源:创作  作者:宣荣玉收藏】【打印】【分享】【简体】【繁體

类似文章:

网友评论:
   发表评论: 评论方法:
1)匿名评论: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,填写验证码。
2)会员评论:如未登录,填写用户名、密码、验证码;如已登陆,只需填写验证码。
3)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。
共有条评论【查看】  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      
 
   | 搜索 | 修谱 | 京ICP备19035390号-1 | ©宣荣玉